当前位置:首页 > 市县动态 > 详情

鄞州区局激活医疗器械经营监管“神经末梢”

日期:2024-12-03 16:21:14?来源:办公室?浏览次数: ? 字体:[ ]
0

今年以来,鄞州区局扎实开展日常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工作,严查严防严控质量安全风险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有器械生产企业66家,持有器械注册和备案证784个,新增51个,产品数量和产值规模均居宁波首位;共有器械经营企业2327家,其中三类472家、二类1885家;有各类医疗机构730家。
    一是开展经营异常企业清理。在医疗器械涉民生重点事项领域开展常态化专项整治,切实维护公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,以产品高质量安全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,建立“大队+科室+基层市场监管所”的统一指挥、纵向联动、横向协作的“联合作战”机制,形成监管合力。上半年,1104家生产经营企业完成2023年度规范自查报告,年报期间合计注销清理经营企业125家,列入异常名录9家。
    二是提高审批和监管检查效能。打出提前介入、全程跟踪、精准指导的服务“组合拳”,开展“组团定制式”服务。截至目前,共完成三类许可检查121家次,新开办二、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35家,简化连锁药店新开门店和非地址变更许可检查流程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对医用气体工程企业采用“医疗器械非现场监管模式”。实行以远程监管、信用承诺、预警防控为特征的“触发式”渐进监管方式,探索以鄞州区3家医用气体工程企业为基础,强化“工程类医疗器械质量追溯系统”应用,实现企业资料实时上传、监管部门在线核查,质量管理体系全程可追溯。

三是不断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。建立风险评估制度,定期收集投诉举报、案件查办、舆情信访、不良事件、监督抽样、外部飞检等六大风险性指标,主动靠前处置风险隐患。针对药店被职业举报频发的情况,发布《关于第一类问题产品的自查提醒》,要求全区药店自查并主动下架一类问题产品。根据投诉对象和投诉品种排名,对玻璃体温计、红外线理疗灯、穴位压力刺激贴、粉末给药器、种植体等区内投诉举报进行统一处置和闭环检查。

四是有效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(MDR)工作。督促辖区内医疗器械注册人(备案人)、使用单位、经营企业落实不良事件监测主体责任,有序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。指导医疗机构监测人员主动开展医疗器械风险信号的挖掘,及时识别并报告风险信号。今年以来,鄞州局持续做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,截至目前已完成MDR报告931例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.52%,每百万人口报告数量617份,上报风险信号信息3例,新增市级哨点监测医院2家,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
打印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