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持续深入推进“六味六为”清廉服务品牌建设,常山县局球川所组织全体干部开展“种‘六味’育清廉 践‘六为’勇争先”主题植树活动。在“六味”清廉园挥锹培土、提水浇灌,栽种白及、白芍、黄精等兼具药用价值与生态效益的中药材幼苗,以实际行动将清廉作风融入日常,持续深化品牌建设,让清廉之风常驻基层。
以“药”为媒,筑牢药品安全防线。此次活动将中药材种植与药品安全科普相结合,“六味”园选种的药材品种极具深意:白及具有收敛止血、修复创面之效,象征基层干部“守底线、护民生”的责任担当;白芍可柔肝止痛,寓意执法监管需“刚柔并济、法理相融”;黄精补气养阴,体现为民服务当“润物无声、久久为功”。定期开展药材生长监测、养护等系列工作,引导干部深化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认知,同时普及中药材质量安全知识,从源头筑牢药品安全防线。
植“廉”于心,推动清廉文化与基层实践深融合。2024年来,球川所以“六味六为”品牌建设为抓手,打造“六味”清廉园、“六味”展示馆、“六味”长廊三位一体的文化矩阵,将“六味六为”理念贯穿基层监管全流程,推动清廉市场监管所建设取得明显成效。此次植树活动进一步拓展实践载体,通过将中药材的“祛病强身”特性与廉政教育的“正心修身”功能相类比,开展“品药性、悟廉理”专题讨论,引导干部从药材的生长特性中领悟廉洁之道——如白及喜阴耐旱,启示干部需耐得住清贫、守得住寂寞;黄精扎根深厚,提醒工作须脚踏实地、深耕一线。
润“治”于行,激活品牌建设与基层治理新动能。球川所将此次活动作为深化品牌建设的新起点,持续推进三项长效举措:一是实行“责任药圃”认养制度,每名干部负责一片药材的日常养护,实现有效监督、全程监督;二是联合中药企业共建“廉学”平台,组织干部深入种植基地开展互动式监督,推动廉政监督向产业链前端延伸;三是开发“六味六为”文化IP,制作中药材廉政书签、书画,开展“亲清”相伴研学活动,让清廉文化可观可感、入脑入心。
“六味”清廉园,既是药品安全的“前哨站”,更是清廉建设的“示范田”。下一步,常山县局将持续以“药”喻廉、以“种”促治,推动清廉文化转化为规范权力运行、优化监管服务、护航产业发展的实际效能,让“六味六为”品牌在基层沃土上结出更多惠民硕果。
打印 关闭 |